你真正热爱的,不是别人眼中的适合,而是心底的那份坚定。

10月9日晚,第89期校友讲堂在八教204报告厅顺利举行。本期活动特邀2019届国际经济与贸易/金融双专业校友、卓越教育集团投资者关系副总监黄铠霖重返母校,以“热爱事业,点亮自信人生”为主题,与师弟师妹分享他从“懵懂大一”到“上市公司IR总监”的成长历程。学校校友会执行会长、校友办主任、品牌宣传部部长翁楚歆副教授,校友办全体老师及各学院师生代表线上线下57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,活动由校友交流发展协会余思慧同学主持。

直击校友讲堂活动现场

黄铠霖坦言,迷茫是大多数人的常态,但唯有“热爱”,才能让人在困难中持续前行。在活动开始前,他抛出两个问题引导在场学生深入思考:“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?”“你理想的工作状态是什么?”——这也成为整场分享的暗线。

黄铠霖通俗易懂地解释了“投资者关系(IR)”这一岗位:“投关属于公关的细分,如果说品牌公关是把产品通过宣传卖给消费者,那投关就是把公司的股票通过路演等宣传方式卖给投资者。”他进一步拆解IR工作的内外职责:对内参与公司治理、建立业财模型、设计市值管理方案、信息披露;对外对接投资者、分析师与媒体,传递公司价值。“我们的目标,是让市值合理反映公司未来业绩预期,降低再融资成本,助力企业整合资源,创造更大价值。”

回顾大学四年,黄铠霖坦言,自己的来时路并非一路顺遂,但所幸一路有贵人相助。大一时的他“只有一腔热血”,在肖太卫学长的引导下,逐步明确方向;大二时,陈复强师兄带他接触创业,他通过大量阅读商业和金融书籍,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;大三学习CFA期间,他曾陷入自我怀疑,在心理咨询老师的点拨下,最终找到对金融行业热爱的底层原因;大四在私募基金实习期间,郑云鹰博士的指导和磨练,成就了他成熟的投研体系和商业认知,在这个过程中让他逐渐清晰了职业规划。

黄铠霖提出一套帮助大家找到热爱事业的方法论:1.多实习,早试错。他的职业规划与发展,得益于毕业时经历了6段金融行业实习,积累了行业人脉和知识。“大一开始实习,你就有八次试错机会;大三开始,只剩四次。”2.下载招聘软件,不设行业限制。广泛了解各行业岗位,筛选几个感兴趣方向。3.看天花板,闭眼想象。将感兴趣行业按薪资从高到低排序,了解百万年薪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能力要求,沉浸式想象工作状态是否向往,找到2/3个喜欢的岗位。4.回归应届,看清门槛。把筛选出来的岗位,找到实习/应届的招聘信息,将岗位要求与自身现状匹配。5.活在当下,丰富简历。“大学四年的任务,就是按照上面岗位要求,丰富自己的简历,在毕业时递交一份契合的简历。你清楚自己的目标,这样就不会迷茫。”

他送给大家3句话,第一句是“用做生意的方式去做投资,而不是学炒股。”师兄强调,要理解商业模式才能明白股价走势背后的逻辑。第二句是“念念不忘,定有回响。”他阐述了自己多段神奇经历,表达要有具体的目标和念想,资源才会不知不觉地向你集中,最终产生回响。第三句是“99%的人用身体的勤奋,掩盖头脑的懒惰,所以优秀的人只有1%。”

针对大学生和初入职场者,他给出了具体建议:1,少炒股,多问为什么,他引用了《巴菲特之道》的一句话“回看哪些多年炒股经历的人,最大的损失并非股票亏损,而是由此耗去的时间和精力,本可以成就另一番事业。”2,多看专业书籍和研究报告,多与AI深度交流。师兄特地用了三个词“井底之蛙”“盲人摸象”“管中窥豹”,来强调不看书的后果,强调不要高估自己的认知,要通过看书提升眼界,搭建思维框架,然后多与AI深度交流,提升思考能力和调研疑问的能力。3,多看行业综艺、电影,提升专业形象。师兄特地推荐了《闪闪发光的你5》,是华泰证券实习的综艺,特别强调了金融职场的穿着、发型、言语,要能传递成熟、靠谱、可信的专业形象。

最后,黄铠霖凭借自身经验,从ToC/ToB/ToG端角度,给金融相关专业的同学整理了行业的岗位信息导图,供大家学习思考。大学四年,是探索与积淀的黄金时期。愿每一位学子,都能在热爱中找到方向,在坚持中抵达理想之境。

校友讲堂分享嘉宾聘任仪式

翁楚歆为黄铠霖颁发校友讲堂分享嘉宾聘书

翁楚歆为黄铠霖赠送纪念品

合影留念
校友讲堂互动环节

问题一:师兄您好,如果初入职场进入一个陌生的金融岗位,感到迷茫,应该如何去更好克服呢?
黄铠霖:可以在大学期间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实习,去了解并尝试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岗位,实习和工作的时候自然有人带领。初入职场会很焦虑的原因是太急,急着和同事搞好关系,急着上手工作,实际上大家不会有新人有这么高期待,只需要做好分配到的工作,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,随着经验积累会逐渐适应并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。

问题二:师兄您好,请问怎样读好书呢?您在大学期间以及工作期间遇到的困难,是以怎样的心态区面对的呢?黄铠霖:我认为开卷有益,不要给自己一种把整本书看完的压力,你明确自己想学什么,然后根据目录找到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就可以。我一般看完感兴趣,会在线上买书,因为方便做笔记,以后阅读的时候就可以精看我标记部分。然后面对困难,我还是认为要先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,现在什么行业和工作都卷都难,只有热爱才能坚持,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。
